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糧食和農業(yè)信息及預警系統(tǒng)近日發(fā)布了最新一期《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受區(qū)域沖突和不利的天氣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全世界45個需要外部糧食援助的國家,饑餓現象正在加劇蔓延。
塔吉克斯坦的山間麥田。聯合國糧農組織供圖
《報告》提到:“近東、西非和東非的沖突,導致原本就嚴重不安全的糧食狀況,處于千鈞一發(fā)的時刻”。
盡管44個低收入缺糧國2024年總體谷物產量預計將小幅上漲,但2023年不佳的產量與愈加緊張的庫存,推高了部分撒哈拉以南國家的進口需求。
據了解,南部非洲將于4月開始2024年谷物作物的收獲作業(yè)。但在這一地區(qū),厄爾尼諾現象引發(fā)的大范圍、長時間降雨不足,嚴重影響了產量前景。自去年11月以來,馬拉維、莫桑比克、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等主要種植區(qū),降雨量均未及平均水平的80%,這可能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2024/2025銷售年度中,這些國家對谷物的進口需求將會增加。
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fā)布的《谷物供求簡報》中,將2023年全球谷物產量最新預報數小幅上調至28.40億噸。
《簡報》還更新了多個全球糧食數據,2023/24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預報數為28.23億噸,較上一年度水平高出1.1%,預期的提高,主要源自玉米和小麥飼料用量的增長。
受粗糧庫存量上調的推動,2024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庫存量預計將有所增長。根據最新預測,2023/24年度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將達到31.1%,超過上一年度的30.9%,維持較為“寬松”的供應形勢。
在糧食貿易中,2023/24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最新預報數,預計比上一年度水平增加1.3%,《簡報》編纂者認為,烏克蘭玉米出口前景改善及中國需求走強,提振了玉米出口的前景。
展望202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對全球小麥產量的初步預測為7.97億噸,較2023年增加1%。在北美,價格下跌導致冬小麥種植面積減少了6%,但良好的單產前景,預計仍將推動產量實現增長。作為出口大國,俄羅斯2024年的小麥產量前景亦獲得良好天氣條件的支撐。中國、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總體天氣條件也較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