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24日,“兩會”召開期間,市場經濟穩(wěn)步復蘇,期貨大豆及豆類產品震蕩調整,上漲幅度有限,難以有力支撐棉副產品行情,而棉籽處青黃不接之時,各地資源匱乏,價格高位有漲,油棉榨利仍處虧損,市場經營難度不減。
棉籽:價格高位難下 上漲幅度參差
上周,內地軋花廠少有開工,棉籽供應量不足,內地油棉廠仍以采購新疆棉籽為主,加之牧場剛性需求,棉籽價高有漲。但因下游棉副產品支撐力度不足,油棉廠收購謹慎,成交量有限,使棉籽上漲幅度參差不齊,其中新疆部分地區(qū)上漲幅度高于內地,整體漲幅逐步收窄。目前棉籽正處青黃不接之時,新棉籽上市前,棉籽易漲難跌之勢難改。
棉油:行情弱勢為主 局部低位反彈
上周,期貨豆油低位反彈力度不佳,現(xiàn)貨震蕩調整。周末沿海地區(qū)一級豆油價格至5520-5550元/噸,較前周末下跌20元/噸,利空棉油行情,使部分棉油價格持續(xù)下跌。但目前棉籽價格高位難下,成本支撐棉油行情。時至5月中下旬,棉籽資源量不足,油棉廠開工率較低,棉油供應有限,支撐廠家對棉油持價信心。上周部分價格較低棉油廠家上調報價,棉油整體漲跌互現(xiàn)。距離新棉油上市時間較長,未來棉油在參照外圍油脂走勢下,或保持震蕩調整格局運行。
棉粕:期貨低位反彈 棉粕局部波動
上周,期貨豆粕低位反彈,現(xiàn)貨行情仍不理想。周末沿海地區(qū)43%蛋白豆粕價至2630-2740,較上周波動5-30元/噸,豆粕價格反彈力度不足,打壓棉粕行情,且當前46%蛋白棉粕價格已超過豆粕,棉粕性價比較低,下游采購少量,廠家出貨緩慢,打壓部分地區(qū)棉粕價格下跌。但當前棉籽資源不足,價格居高難下,棉粕下跌幅度受限。目前油棉廠開工率較低,棉粕供應量有限,距離新粕上市時間較長,棉粕仍有持價動力。未來在參照豆粕走勢前提下,棉粕或仍將保持震蕩調整局面運行。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