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國內棉價急速下跌令棉市悲觀氣氛再生,市場觀望情緒加重。國慶歸來,鄭棉主力期貨繼續(xù)在15600元/噸左右震蕩,皮棉現貨價格承壓小幅下探200元/噸,加劇了軋花企業(yè)心理負擔,因此,一些企業(yè)或下調籽棉收購價格或停收觀望。
10月份新疆棉大量上市以來,北疆機采棉籽棉均價由前期6.3元/公斤下降至5.9元/公斤左右,南疆手摘籽棉均價由7.4元/公斤下降至7.2元/公斤,面對企業(yè)下調籽棉收購價,疆內棉農挺價惜售情緒強烈。部分棉農反饋,目前價格都已經低于去年收購價了,種植成本增加,棉花價格反而下跌讓一些棉農有點無法接受。根據當前市場,筆者認為,棉價短期漲跌都缺少足夠支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當前籽棉價格的下調,對棉農看漲心理預期有一定打擊,無論新疆還是內地,棉農惜售挺價情緒濃厚,大多棉農抵觸低價出售或放慢交售進度觀望,繼續(xù)下調價格收購或更加困難。
二、軋花企業(yè)前期收購成本較高,按當前價格出售皮棉或出現虧損。目前新疆2018年手摘皮棉毛重報價16100-16500元/噸,內地好四級新地產棉報價在15300-15500元/噸,利潤微薄,甚至成本與售價倒掛。近期棉價下跌后,下游詢價采購進度放緩,新棉實際銷售“有價無市”,軋花企業(yè)承受壓力較大,加工操作更加謹慎。
三、目前2017/18年度新疆棉銷售進度仍顯緩慢,對新棉上市消化形成較大阻力,前期看漲預期透支了部分紡織企業(yè)的需求,短期棉市震蕩,下游謹慎下單采購,以消化庫存為主。因此,新棉提價銷售困難。
四、中美貿易關系的不穩(wěn)定性、人民幣貶值、央行降準、內外盤期棉弱勢運行、滑準稅下發(fā)臨近等,都加劇了棉市走向的不確定性,市場觀望氛圍籠罩難散,短期業(yè)者信心不足,心態(tài)迷漫,棉價漲跌均顯困難。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