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電11月20日消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周三觸及兩周低點,豆油期貨下跌約3%,分析師稱,因預期南美大豆豐收,且以大豆為基礎的生物柴油燃料需求存在不確定性。
CBOT 1月大豆期貨合約收跌8美分,或0.8%,結算價報每蒲式耳9.90-1/2美元,此前該合約一度跌至9.85-1/4美元,為11月6日以來最低。
CBOT 12月豆油合約下跌1.56美分,或3.5%,結算價每磅43.28美分。交投更活躍的1月豆油期貨合約下跌1.56美分,結算價報每磅43.36美分。
對生物柴油需求的擔憂和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的下跌令豆油期貨承壓。馬來西亞將12月份毛棕櫚油出口稅提高到10%。
但CBOT 12月豆粕合約收盤上漲80美分,或0.3%,結算價報每短噸289.40美元,在上周創(chuàng)下的合約低點上方盤整。交投更活躍的1月豆粕合約收高0.90美元,結算價報每短噸291.30美元。
天氣預報稱,全球最大的大豆供應國巴西將迎來有利于收獲的天氣。巴西大部分作物產(chǎn)區(qū)本月剩余時間里降雨量高且氣溫溫和,前景良好。
油籽機構Abiove周二表示,巴西預計在2024/25年度收獲1.677億噸大豆。
交易商對新出口業(yè)務的消息不以為然。美國農(nóng)業(yè)部(USDA)稱,民間出口商報告向未知目的地出口銷售22.62萬噸美國大豆,2024/25市場年度付運。民間出口商還報告向中國出口銷售20.2萬噸美國大豆,2024/25市場年度付運。
在周四美國農(nóng)業(yè)部每周出口銷售報告公布之前,交易商預計報告將顯示截至11月14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銷售在100萬至160萬噸之間。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0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較上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但10月份中國進口的大豆大部分來自巴西。
上周阿根廷各地降雨量小且分散,周末布宜諾斯艾利斯中部和南部以及恩特雷里奧斯州北部地區(qū)出現(xiàn)降雨。降雨改善濕度,但主要種植區(qū)仍較為干燥。本周的降雨將局限于阿根廷東北部偏遠地區(qū),將使干旱范圍擴大。不過,根據(jù)6-10天的天氣預報,阿根廷中部地區(qū)降雨的幾率將有所提高。
截至上周末,阿根廷的大豆播種率為20.1%,較前周提高12.2%。在核心產(chǎn)區(qū),大豆播種面積為35-40%,阿根廷南部為10-20%。
*本文轉載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