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草操美女在线视频|视频一区欧美日本|国产高清亚洲 久久|亚洲va中文字幕|911WWW在线观看|福州熟妇视频一区|欧美超碰成人|久久精品99香蕉精品|很黄很黄的爆乳免费视频|日韩欧美成人无码

Logo
當前位置: 首頁原料玉米小常識> 正文
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發(fā)布時間:2025-08-18 09:04來源:眾播生活


夏玉米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此時玉米植株養(yǎng)分向籽粒快速輸送,對養(yǎng)分、水分需求旺盛,但同時也進入病蟲害高發(fā)期。這一時期的病蟲害若防控不當,極易導致葉片功能受損、籽粒灌漿不足,直接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因此,科學精準做好灌漿期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保障夏玉米豐產豐收至關重要。本文將從病蟲害發(fā)生特點、防控原則及具體技術措施等方面,系統(tǒng)闡述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一、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發(fā)生特點

  夏玉米灌漿期通常處于高溫高濕的氣候環(huán)境中,此時玉米植株高大、田間通風透光性較差,為病蟲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一時期常見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銹病、莖基腐病等;常見的蟲害主要有玉米螟、蚜蟲、棉鈴蟲、粘蟲等。

  從病害發(fā)生規(guī)律來看,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危害玉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隨后逐漸擴大形成黃褐色病斑,嚴重時病斑連片導致葉片干枯,影響光合作用;銹病主要通過氣流傳播,發(fā)病時葉片上產生黃褐色或紅褐色銹狀孢子堆,導致葉片早衰;莖基腐病則危害玉米莖基部,造成莖稈腐爛、植株倒伏。

  從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來看,玉米螟幼蟲蛀食玉米莖稈和果穗,導致莖稈折斷、果穗發(fā)育不良;蚜蟲群集在玉米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同時分泌蜜露引發(fā)煤污病,影響葉片功能;棉鈴蟲和粘蟲則以玉米葉片為食,嚴重時可將葉片啃食殆盡,對玉米生長造成嚴重威脅。

  二、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防控原則

  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防控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充分發(fā)揮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基礎作用,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技術,確保防控效果的同時減少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質量的影響。

  一是預防為主原則。通過采取合理輪作、選用抗病蟲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蟲能力,從源頭上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在病蟲害高發(fā)期到來之前,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降低病蟲害發(fā)生風險。

  二是綜合防治原則。將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多種防控措施有機結合,形成綜合防控體系。避免單純依賴化學防治,充分利用生態(tài)調控手段,實現(xiàn)病蟲害的可持續(xù)控制。

  三是科學安全原則。在使用化學農藥時,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掌握正確的施藥時間、施藥劑量和施藥方法,避免盲目用藥。優(yōu)先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減少農藥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的污染。同時,注意施藥人員的安全防護,防止農藥中毒事故發(fā)生。

  三、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一)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防治是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防控的基礎措施,通過優(yōu)化種植管理方式,創(chuàng)造有利于玉米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

  1. 選用抗病蟲品種。在夏玉米種植前,選擇經(jīng)過審定的抗病蟲性強、適應性好的優(yōu)良品種,從根本上提高玉米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不同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存在差異,應根據(jù)當?shù)夭∠x害發(fā)生情況,合理選擇適宜的品種。

  2. 合理輪作倒茬。實行玉米與非禾本科作物輪作,如與大豆、棉花、蔬菜等作物輪作,可有效減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蟲蟲卵的積累,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概率。輪作周期一般為2-3年。

  3. 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病殘體,減少病蟲害的滋生場所。在玉米灌漿期,合理澆水施肥,避免大水漫灌和過量施肥,防止田間濕度過高和植株徒長。同時,適時中耕松土,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玉米根系生長,提高植株的抗病蟲能力。

  4. 合理密植。根據(jù)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狀況,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避免種植過密導致田間通風透光性差,為病蟲害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一般來說,夏玉米的種植密度每畝控制在4000-5000株為宜。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誘殺或驅避害蟲,減少害蟲數(shù)量。

  1. 燈光誘殺。在田間設置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誘殺玉米螟、棉鈴蟲、粘蟲等成蟲,降低害蟲產卵量。殺蟲燈應設置在田間開闊處,高度以離地面1.5-2米為宜,從傍晚到次日凌晨開啟。

  2. 性誘劑誘殺。針對玉米螟等害蟲,在田間放置性誘劑誘捕器,利用性信息素誘殺雄蟲,破壞害蟲的交配繁殖,減少害蟲種群數(shù)量。誘捕器應設置在玉米植株中部,每畝放置1-2個,定期更換誘芯。

  3. 人工捕捉。對于發(fā)生量較少的害蟲,如玉米螟幼蟲、棉鈴蟲幼蟲等,可組織人工進行捕捉,減輕害蟲危害。同時,及時摘除田間的病葉、病穗,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減少病原菌傳播。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制劑控制病蟲害,具有環(huán)保、安全、可持續(xù)的特點。

  1. 利用天敵防治。保護和利用田間的天敵昆蟲,如赤眼蜂、瓢蟲、草蛉等,這些天敵可捕食玉米螟、蚜蟲等害蟲,有效控制害蟲種群數(shù)量。在田間可通過種植顯花植物等方式,為天敵提供蜜源和棲息場所,提高天敵的控害能力。

  2. 施用生物制劑。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選用蘇云金桿菌(Bt)、白僵菌、枯草桿菌、春雷霉素等生物制劑進行防治。例如,噴施蘇云金桿菌可有效防治玉米螟幼蟲;噴施枯草桿菌可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病害;噴施蚜繭蜂可防治蚜蟲。生物制劑具有專一性強、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應優(yōu)先推廣使用。

  (四)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夏玉米灌漿期病蟲害防控的重要手段,在病蟲害發(fā)生達到防治指標時,應及時選用合適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確保防治效果。

  1. 病害防治

  - 大斑病和小斑病:當田間病葉率達到10%時,及時噴施藥劑進行防治??蛇x用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殺菌劑,按照說明書要求的劑量和濃度進行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施2-3次。

  - 銹病:在發(fā)病初期,選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環(huán)唑等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續(xù)噴施1-2次。

  - 莖基腐?。簩τ谇o基腐病的防治,可在發(fā)病初期采用灌根的方式,選用惡霉靈、甲霜惡霉靈等藥劑,每株灌藥液200-300毫升,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 蟲害防治

  - 玉米螟:當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或幼蟲蛀莖前,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茚蟲威等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重點噴施玉米心葉和果穗部位。

  - 蚜蟲:當田間蚜蟲蟲口密度達到每百株500頭以上時,選用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等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注意噴施葉片背面。

  - 棉鈴蟲和粘蟲:在幼蟲3齡前,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均勻噴施玉米葉片,確保防治效果。

  在化學防治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施藥,不得隨意加大用藥劑量和施藥次數(shù);二是合理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避免害蟲和病原菌產生抗藥性;三是選擇合適的施藥時間,一般在晴天上午9點前或下午5點后施藥,避免在高溫強光或雨天施藥;四是注意藥劑的混配使用,當多種病蟲害同時發(fā)生時,可將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和殺蟲劑科學混配使用,提高防治效率,但要注意避免藥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

  四、結語

  夏玉米灌漿期是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直接關系到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廣大種植戶應充分認識到這一時期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積極采取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同時,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規(guī)范,科學安全用藥,減少農藥殘留和環(huán)境污染,確保夏玉米生產安全、優(yōu)質、高效。通過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控技術應用,為夏玉米豐產豐收提供堅實保障。

*本文轉載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


0
本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Copyright ? 2011 www.cctvgf.com.cn 博亞和訊
京ICP備13008321號-1
公安部備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