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份中旬開始,棕櫚油走出了一波震蕩回調行情,迄今為止,主力合約P2409價格下跌超5%。國內三大油脂期貨由于基本面不同,走勢出現分化,棕櫚油也從最強品種轉為最弱品種,與豆油、菜油的價差逐漸拉大。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5月10日發(fā)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顯示,4月毛棕櫚油產量環(huán)比增加7.86%,至150萬噸;出口量下滑6.97%,至123萬噸;期末庫存為174萬噸,較前一個月增長1.85%,在連續(xù)5個月降低后,首次轉為月度增長。MPOB報告偏空,出口疲軟及產量季節(jié)性增長的潛在利空打壓市場情緒,但我們認為,在前期下跌中,棕櫚油價格已提前消化了報告的利空影響。印尼產量統(tǒng)計規(guī)律節(jié)奏與馬來西亞類似,棕櫚油季節(jié)性增產期基本確定,供給端一定程度的邊際改善限制盤面反彈空間。在未來產地棕櫚油產量增加預期下,棕櫚油短期仍有一定下跌空間,估值將進一步下行。近期,隨著國際油價快速回落,印尼POGO價差大幅縮窄,生物柴油商業(yè)消費缺乏性價比。但近期棕櫚油價格疲軟,使得棕櫚油相對豆油和菜油的溢價轉為折價,這可能吸引新的需求。
天氣前景是二季度非常關鍵的不確定因素。盡管南美大豆收獲帶來季節(jié)性壓力,且美國大豆出口放慢,但是這些利空已經得到消化,市場關注焦點正在轉向北半球春播以及天氣前景。由于歐洲霜凍災害引發(fā)油菜籽減產擔憂,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遭受嚴重洪災,美國中西部天氣多雨可能放慢大豆播種步伐,加上最大豆油出口國阿根廷的收獲步伐遲緩,為油脂期貨上漲提供支撐。全球天氣風險加劇,當前CBOT大豆期貨期權基金凈空持倉處于5年來最高水平,可能引發(fā)行情大幅波動。厄爾尼諾現象對棕櫚油減產的效果存在滯后性,一般滯后9至10個月,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對棕櫚產量的影響最早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開始顯現。今年以來,產地庫存累積普遍比較慢,看不到非常大的供應壓力,這也為產地挺價提供了重要依據。需警惕厄爾尼諾滯后影響,或導致棕櫚油增產不及預期,疊加美國大豆和加拿大油菜籽進入關鍵種植期,天氣因素可能推動價格上漲。
最新數據顯示,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為42.1萬噸,其中24度及以下棕櫚油庫存為38萬噸,低于近5年平均值,僅高于2022年同期。2—4月國內到船偏少,國內棕櫚油庫存持續(xù)下降,當前仍處于快速去化階段。從遠期買船來看,5—8月棕櫚油采購量充足,前期買船陸續(xù)到港后,預計5月底轉為累庫。二季度國內棕櫚油供需整體偏寬松,現貨基差承壓。替代油脂方面,5月底前南美大豆到港量邊際遞增,國內油菜籽在7月份之前買船充足,國內油脂市場供給壓力可能逐漸增加。短期國內市場存在利空驅動,油脂基差整體預期偏弱,但國內因素不會成為市場熱點。
綜合上述分析,近期在原油下跌、棕櫚油主產區(qū)季節(jié)性增產和出口數據疲軟等利空因素作用下,棕櫚油呈現頹勢,但在進口成本和天氣不確定較大的支撐下,繼續(xù)向下空間有限。若天氣因素發(fā)酵,棕櫚油很可能開啟新一輪漲勢。由于棕櫚油仍維持較為寬松的預期,預計二季度延續(xù)近弱遠強格局。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