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觀氛圍有所轉好,且處于豆粕需求旺季,尤其是國慶節(jié)后,各地豆粕現貨成交放量,對其價格形成支撐。
供需報告數據微調
美國農業(yè)部10月供需報告預估,2024/202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45.82億蒲式耳,雖然低于9月報告預估的45.86億蒲式耳,但僅僅微幅下調了0.04億蒲式耳,而單產數據預估為53.2蒲式耳/英畝,高于9月預估的53.1蒲式耳/英畝。由于數據整體僅為微調,供需報告維持美豆期末庫存5.5億蒲式耳未變,仍為近6年最高庫存。這令處于上市周期的國際大豆市場承壓,進而抑制了豆粕的行情。
市場焦點轉向南美
當前南美處于大豆種植初期,而農產品產量受天氣影響較大,且南美大豆出口經常擠占美國份額,市場對南美地區(qū)的天氣和出口較為關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南美大豆播種受到天氣干燥影響,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延遲,但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兩周巴西作物種植區(qū)將出現一定降雨,巴西大豆減產憂慮降低。當然,隨著作物種植的推進,大豆出苗后,南美地區(qū)的天氣將更加關鍵,天氣因素的不確定性令投機基金持續(xù)削減國際豆類市場的凈空頭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豆類的下滑空間。
豆粕現貨交易上量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大豆承壓,國內油粕價格相對堅挺,因而國內油廠大豆壓榨利潤回升至150~240元/噸,部分油廠開始積極進行豆粕基差銷售,及早鎖定利潤。國慶節(jié)后,豆粕的周度成交一度超過270萬噸,而節(jié)前一周僅為73萬噸。豆粕現貨成交的上量,對豆粕的市場價格產生了支持作用,令其具有了明顯的抗跌性。
由于過去一年多國內油廠大豆壓榨持續(xù)虧損,且國際大豆持續(xù)豐收,因而國內油廠大豆采購節(jié)奏較為緩慢,而國慶節(jié)后國內油廠依舊維持著43%~44%的開機率,周度大豆壓榨量穩(wěn)定在150萬~160萬噸水平,這令國內大豆和豆粕庫存出現降低。其中,豆粕庫存約為101萬噸, 較國慶節(jié)前減少了約22萬噸。若依照當前壓榨與銷售衡量,未來一段時間,豆粕仍將處于去庫階段,這意味著豆粕市場將較為抗跌。
養(yǎng)殖需求旺季來臨
近期,國內生豬價格跌至階段性低點,市場對年度旺季需求預期較高,肥標價差繼續(xù)擴大,二次育肥補欄積極性明顯增強。由于能繁母豬存欄仍在4000萬頭之上,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3.5%,生豬產能依舊較高,這對四季度的豆粕需求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豆粕的合同銷售數據亦可證實這一點。當前豆粕未執(zhí)行合同約為497.0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4.74%,而最近半個月,豆粕的表觀消費量為261.97萬噸,較國慶節(jié)前增幅達到39.99%,同比增加94.48%。
除此以外,原油市場的走軟令植物油價格產生波動,油粕間的“蹺蹺板”效應亦將令豆粕市場表現抗跌。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