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消息:據貿易消息人士稱,由于中國今年限制農產品進口的做法導致海關清關時間比平常更久,華南一些油籽加工廠面臨豆短缺。
由于無法獲得足夠的大豆供應,過去三周里廣東東莞的一些大豆壓榨廠不得不暫停運營。消息人士稱,貨物清關時間延誤20多天,而正常情況下清關只需要五天。
嘉吉和益海嘉里金龍魚控股公司均在東莞設有大豆加工廠。益海嘉里母公司豐益國際的發(fā)言人表示,海關對進口大豆進行質檢的時間比平時要長。
由于供應短缺,上周廣東豆粕現貨價格上漲近7%,創(chuàng)下3月份以來的最大周度漲幅。
由于今年國內糧食豐收,而需求放緩,所以有關部門建議減少進口谷物,以提振本地價格,支持農民收入。最初建議減少玉米進口,后來又要求暫停大麥和高粱進口。這些措施似乎也導致其他農產品的海關清關時間更長。
上周五國家統(tǒng)計局表示,2024年中國谷物總產量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7.065億噸,同比提高1.6%,因為稻米產量增長0.5%小麥產量增長2.6%,玉米產量增長2.1%。不過大豆產量同比下降0.9%,因為種植面積減少。
由于擔心下個月上任的美國當選總統(tǒng)再次對中國加征關稅,從而引發(fā)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zhàn),中國油廠已經對采購美國大豆更為謹慎。盡管自11月5日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以來,中國繼續(xù)穩(wěn)定采購美國大豆,但是貿易商稱,這些采購大部分是國儲機構采購,用于補充國家儲備。
貿易商表示,由于豆粕供應短缺,廣東的一些飼料制造商不得不暫停生產。目前大豆原料短缺似乎主要局限于廣東,國內其他地區(qū)的貨物正在正常清關。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