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來自博亞和訊
氨基酸具有可替代性,添加量和使用程度受相關產品如豆粕、玉米、小麥、魚粉等使用價格影響較大,適當調整飼料配方,可節(jié)省生產成本,保障營養(yǎng)平衡。近年來,發(fā)酵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提高生產工藝鞏固其市場地位,新的氨基酸品種(如精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等)不斷被研發(fā)出來,專一型氨基酸(如包被賴氨酸和蛋氨酸)也有突出表現,此外在產品劑型方面蛋氨酸由100%化工合成被研發(fā)出半發(fā)酵法生產(如希杰L-蛋氨酸),目前全發(fā)酵法生產蛋氨酸也被METabolic Explorer公司提上日程。在2015年中國氨基酸與飼料原料應用研討會上,希杰(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國春艷博士做了題目為《進口原料對氨基酸應用的影響》的主題報告。【以下內容為博亞和訊網根據國春艷博士現場發(fā)言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2014年中國進口大麥、高粱、木薯達541.3萬噸、577.6萬噸和865萬噸,這些谷物原料用來替代玉米,需要補充合成氨基酸;進口菜籽508萬噸,進口DDGS 541.5萬噸,這些能量原料用來替代豆粕,同樣需要額外添加合成氨基酸。
降低粗蛋白水平,減少豆粕等蛋白原料的用量,可以解決高水平粗蛋白帶來的非病原性腹瀉問題。目前商業(yè)化飼用氨基酸品種日益豐富,纈氨酸和精氨酸已經商業(yè)化使用,異亮氨酸和組氨酸也會很快進入配方。
保育后期飼料的賴氨酸水平對仔豬的生長性能至關重要;色氨酸在豬上的應用實驗表明,育肥豬的可消化色氨酸和賴氨酸比例至少要達到20.3%;色氨酸在肉雞上的應用實驗表明,添加色氨酸可以有效改善添加副產品對采食量和日增重的負面影響。肉雞的0-21日齡飼料色氨酸水平至少要達到0.21%,與賴氨酸比例應達到19%,高于NRC(1994)的推薦水平。
L-蛋氨酸和DL-蛋氨酸在生產工藝上有差別:L-蛋氨酸是通過發(fā)酵生成中間體,再加入甲硫醇和酶催化合成,顆粒性較好。
L-蛋氨酸在體內可直接轉化為蛋白質,還可以通過體內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最終生成體內重要的NADPH(還原型輔酶)和谷胱甘肽;此外,L-蛋氨酸在腸道水平可以發(fā)揮更好地生物學功能。
L-蛋氨酸使用效果實驗在中國和海外市場已經結束,并對客戶推薦L-蛋氨酸使用方法。
品種 |
替代DL-蛋氨酸添加比例 |
添加效果說明 |
肉雞/肉鴨 |
80% |
肉禽生產性能穩(wěn)定無差異 |
90% |
改善飼料品質 |
|
仔豬 |
90% |
改善仔豬生產性能,提高增重速度 |
蛋雞 |
75% |
提高蛋雞產蛋性能,降低飼料成本 |
最后國春艷博士在不同體重的豬氨基酸模型的推薦需要量中給大家一些提示:
1、支鏈氨基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較高時,提高色氨酸水平可提高豬的生長速度;2、配方中存在血粉等動物源性飼料時,異亮氨酸的比例至少應達到60%;3、亮氨酸水平過高影響采食和飼料轉化率,添加纈氨酸和異亮氨酸可以有效對抗;4、精氨酸是家禽的條件必需氨基酸;5、環(huán)境清潔程度對蘇氨酸需求量有影響;6、家禽對不同原料的色氨酸利用率差異較大。
![]() |
圖:希杰(上海)商貿有限公司技術經理國春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