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保護價格的官方說法叫做“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標準”,是國家在夏糧收購期間,國儲收購庫點收購農民生產小麥原糧時的標準,它的具體金額是和小麥的品質和等級直接相關,具體表現為新麥等級越高,價格越高。但是有一個價格上限,同樣也有一個價格底線。
2019,我國小麥保護價格繼續(xù)下調。
2019年全國小麥保護價比去年整體低了60元每噸,創(chuàng)下了自2014年以來的最低值,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看。其中,達到國標三等的新產小麥,國家制定的保護價格為1.12元每斤,也就是2240元每噸,去年標準為2300元每噸;達到了國標二等的新產小麥,保護價格為1.14元每斤,2280元每噸,去年標準為2340元每噸;達到了國標一等的新產小麥,保護價格為1.16元每斤,2320元每噸,2018年同期標準為2380元每噸。
而且從去年開始,國家只針對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小麥給出了保護價,低于國標三等及以下的新麥,將不會被保護,價格的高低則完全由市場來決定,不受臨儲收購的影響。
小麥保護價:為保護農民種麥基本收益。
小麥保護價格的官方說法叫做“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標準”,是國家在夏糧收購期間,國儲收購庫點收購農民生產小麥原糧時的標準,它的具體金額是和小麥的品質和等級直接相關,具體表現為新麥等級越高,價格越高。但是有一個價格上限,同樣也有一個價格底線。
出臺此政策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保障農民朋友最基本的種糧收益,在我國糧食購銷關系市場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讓我國的口糧種植面積和產量保持穩(wěn)定,然我國六大小麥主產區(qū)省份的小麥種植戶吃下一顆定心丸。歸根結底,小麥的保護價其實就是在保護農民。
2019年,達到了國標三等及以上的新產小麥,國家給予的保護價格為1.12元每斤(國標三等)起,最高達到了1.16元每斤(國標一等),低于國標三等的新麥,就不會被保護價所“保護”。
未來,我國小麥保護價格或將被取消!
但這只是農民將今年新麥賣給國家臨儲收購庫點時,為農民開出的價格,如果農民有更好的選擇,有企業(yè)或者糧販子愿意以更高的價格來收購農民手中的優(yōu)質或者高等級糧源的話,農民完全可以自主選擇這些糧食的買賣方向。誰給的價格高就賣給誰應該是大多數農民朋友的主要選擇。但是,今年的小麥保護價格在去年原本就不是特別高的基礎在再度走低也是一個現實。
要知道,早在兩年前,我國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標準就已經達到了1.18元每噸,折合2360元每噸這個價格高點,在當時的市場背景下,新產小麥市場價格動輒都在1.2元每斤以上,可是最近兩年,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最低收購價格連續(xù)兩年出現下調所導致。
隨著我國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小麥的收儲制度改革勢在必行,這也就意味著后期我國小麥的保護價格不但存在繼續(xù)走低的可能,甚至還有被取消的風險。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371-6099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