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公布最新的內地供港澳活豬注冊場名單,10省區(qū)136家飼養(yǎng)場入選;商務部下達的2025年農產品出口配額第一次分配數量顯示,供港澳活大豬配額香港101.50萬頭,澳門10.50萬頭,前者與2024年第一次分配數量持平,后者增加2.10萬頭。
2024年,是生豬供港活躍的一年。這一年,湖南邵陽活豬時隔六年重返香港市場,福建活豬時隔7年重返香港市場;新希望(000876.SZ)再添一家供港豬場,牧原股份(002714.SZ)旗下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成為河南省首家供港冰鮮豬肉企業(y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數據顯示,內地供港澳活豬活?;钛蜃詧觯▊})數量從2021年5月的113個增至2024年12月的136個,分布省區(qū)數也增至10個。越來越多的上市豬企養(yǎng)殖場出現在名單中,如新希望、羅牛山(000735.SZ)、東瑞股份(001201.SZ)、新五豐(600975.SH)、牧原股份、溫氏股份(300498.SZ)等,而他們多數供港豬場分布在南方。
為何上市豬企紛紛加碼“供港澳生豬”賽道?
上市豬企加碼港澳
上市豬企積極布局港澳市場,或與兩地生豬天然價差有關系。
根據生豬銷售簡報,多數上市公司商品豬2024年單月銷售均價維持在15元~20元之間,在內地豬價行情坐上“過山車”時,供港澳生豬價格卻一直高企不下。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食物環(huán)境衛(wèi)生署披露,2024年,內地平均每天輸往香港的活豬數量在2600頭以上,而港區(qū)本地活豬供應保持在180~300頭左右;價格方面,以月為單位,每日平均活豬拍賣價在1182~1678港元/擔(即100斤),即每公斤23.64港元~33.56港元(折合人民幣為22.26~33.51元)。
東瑞股份曾對外披露,2024年上半年其供港單價比內銷單價大約高3元/公斤,供港生豬的毛利也高于內銷。其2024年前三季度出口19.71萬頭,銷售均價為19.47元/公斤。
此外,內地供港活豬配額數量逐年遞增。根據商務部數據,供港活大豬配額數量從2021年的85萬頭增至2024年的144.66萬頭,內地生豬供港市場有所擴大。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去豬價更高且市場份額漸增的港澳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成為不少頭部豬企的目標,部分臨近港澳有實力的內地豬企也頗為向往。
2024年12月15日,經廈門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一批共計120頭活豬在龍海新希望六和農牧有限公司飼養(yǎng)場裝車啟運香港。彼時,龍海新希望總經理岑崇義表示,“我們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希望嘗試拓展海外業(yè)務,在做足前期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了利潤率更高的香港市場。”
而廣東毗鄰港澳,憑借地理優(yōu)勢成為供港澳生豬的“主力軍”。在2025年農產品出口配額第一次分配方案中,廣東供澳活大豬配額為8.40萬頭排名第一;供港配額為45.44萬頭,供港配額超過10萬頭的還有浙江省和江西省。
廣東的供港澳活豬注冊場也是最多的。在最新公布的內地供港澳活豬注冊場名單中,廣東的有59家,占比43.38%,緊隨其后的是廣西(21家)、湖南(21家)、江西(14家),上述四省區(qū)注冊場數量合計占比84.56%。
作為廣東上市豬企,京基智農(000048.SZ)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作為深圳“菜籃子”基地、“圳品”供應單位,已向深圳市場穩(wěn)定供應生豬;對于生豬供港業(yè)務,公司將根據相關要求積極申請。
廣弘控股(000529.SZ)亦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提到,廣弘農牧延伸產業(yè)鏈,租賃海豐基地,探索肉豬飼養(yǎng)及供港肉豬業(yè)務,促進產品業(yè)務多樣化,延伸生豬產業(yè)鏈條。
不過,也有部分豬企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并無向供港業(yè)務發(fā)展的計劃。卓創(chuàng)資訊生豬分析師李晶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供港澳資格并非所有豬企都能擁有,一是需要政策扶持,二是供港手續(xù)相對嚴格。“首先考慮的是,豬企將內地生豬供港期間會產生更高成本,如調運成本、手續(xù)費等;其次港澳市場豬價較高的原因是養(yǎng)殖量少,但從銷區(qū)角度來看,它正常需求量并不會很高,本身市場消化度也有限,所以不存在大范圍企業(yè)都能去辦理供港供澳的資質,并把豬送進去?!?/p>
“最終養(yǎng)殖公司未來計劃還是更多在降本增效上,這才是能扛過豬價偏低的豬周期、長久發(fā)展的路子?!崩罹дJ為。
生豬產能呈現“南增北減”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豬企也將產能往南方布局。
據卓創(chuàng)資訊,2023~2024年,生豬調運方向由“北豬南調”逐步轉變?yōu)椤澳县i北調”,而生豬產能呈現“南增北減”的趨勢。
“從全國豬肉售價來看,南方售價較北方高一些,那么就會有很多豬場主動去做生產調整,或者將產能轉移到售價更高的銷區(qū)進行布局,為未來生豬價格熬底周期做戰(zhàn)略準備?!蹦愁^部豬企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李晶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過去北方是以散養(yǎng)戶為主,南方是以規(guī)模場為主,隨著近兩年自繁自養(yǎng)的散戶更多賣掉母豬,轉型成仔豬育肥和二次育肥的專業(yè)戶后,導致整體生豬產能就變成以南方母豬為核心。
另一方面,疫病也成為生豬產能“南增北減”的助推因素。“不少企業(yè)選擇將產能規(guī)劃在南方,以規(guī)避豬病風險?!崩罹缡钦f道。
“近幾年,生豬產區(qū)向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qū)轉移的特征較為明顯,但北方冬春季疫病風險較大,尤其養(yǎng)殖密度大的地區(qū),部分企業(yè)產能有向西南地區(qū)轉移的現象,主要還是基于疫病防控、產銷銜接等方面的考慮。”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表示。
2024年6月11日,新希望在互動易平臺上提到,ASF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發(fā)生了弱毒化變異,在缺少山地丘陵阻隔的華北大平原上快速蔓延,導致此后幾年這些區(qū)域(山東、河北)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急劇惡化,全行業(yè)在這些區(qū)域的養(yǎng)殖成本都整體偏高。部分友商幾乎完全退出這些區(qū)域,公司在這些區(qū)域也對部分疫病頻發(fā)、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的產能做了清退。
2024年5月,ST天邦(002124.SZ)在業(yè)績說明會上也表示,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天邦逐步清退山東等產區(qū)的低效豬場,將育肥產能向兩廣轉移。此前天邦食品董事長張邦輝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把豬放在北方養(yǎng),成功的機會應該比廣東、廣西和湖南山區(qū)里養(yǎng),可能要少至少百分之十,這是很大的壓力。
而剛剛完成重整計劃的*ST傲農(603363.SH)同樣表示,其在重整中將處置低效無效豬場,退出北方市場,深耕福建、江西等市場。而根據其剝離的40家子公司股權所在地區(qū)分布來看,包括山東、江西、四川、湖北、福建、河南、吉林、河北、遼寧等省份,多數位于北方市場。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